《春耕》 1943年 胡一川
《老人與青年》 1960年 郭紹綱
《夜戰(zhàn)馬超》 1940年 李鐵夫
《頭像》 1978年 黃永砯
《流向田野》 1993年 劉其敏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陳運成)由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主辦的“多維觀看: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繪畫專業(yè)素描教學研究與對話”于2024年4月10日—5月5日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1—6號廳展出。
作為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現(xiàn)代“素描”是藝術家進行藝術訓練和實踐的重要活動,它經文藝復興時期發(fā)展成為繪畫、雕塑與建筑的基礎原則與本質方法。隨著二十世紀初期自西方留學歸國的藝術家們將西方學院派的藝術教育模式引入中國,以素描為代表的、理性的藝術觀察方式與思考方式得到大力倡導。
素描的引入促使中國美術視覺觀念發(fā)生了轉變,圍繞素描,也有過不少討論,比如素描與美術創(chuàng)作、設計、當代藝術等之間的關系,素描教育當中的不同體系等。該展覽旨在梳理中國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繪畫專業(yè)素描傳承脈絡源流的同時,深入挖掘學院框架下造型學科素描的多元可能性,以兩種敘事并行的策展思路言說“多維觀看”主題下當代素描的多重身份,并從多個維度展現(xiàn)兩所高等美術院校的素描教學特點及狀態(tài),為教學體系的進一步建構提供反思性的觀看視野,力圖促進更具開放性的新的藝術形態(tài)和生產機制的萌生。
(編輯: 吳嘉祺)